香港科技大學推展「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計劃 培育可持續創新文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推出「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計劃(計劃),把校園化身成實驗室,透過實踐創新意念,推展學習,鼓勵以智慧方案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挑戰。
大學將於未來三年投入港幣5000萬元,挑選由科大教職員、學生或校友開發並於校園內應用的項目。這些項目須包含可持續發展、智慧及跨學科等元素。透過結合科大的卓越研究與創新學習模式,大學期望計劃能成為本港社會的創新靈感來源,為香港成為世界級可持續發展之智慧城市作出貢獻。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表示:「大學是社會的縮影。科大一直致力糅合商業管理、政策,以及科學與技術,以發展成為更具智慧和可持續的校園,並希望籍此協助我們的社會走向更環保、更宜居及以人為本的未來。科大希望透過此計劃,為嶄新意念與方案提供一個試點,這些方案未必是尖端科技,也無須於首次嘗試中成功。但透過將校園變成活生生的實驗室,我們希望能灌輸一種從失敗中學習和自發改變的文化,並將這種文化擴展至整個社會。」
計劃首輪九個項目已被選出,當中包括運用面部識別技術提升圖書館用戶體驗、通過視覺藝術裝置促進正向及健康行為,以及利用實時人流監測的大數據平台以加強更有效地作出多方面的規劃等。於過去一周,九個團隊在吳家瑋學術廊舉辦展覽,分享項目細節並聽取意見。科大極智慧城市中心及科大可持續發展部將負責共同推展項目的落實。第二輪計劃現正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至3月22日。
科大極智慧城市中心主任羅康錦教授表示:「此計劃於校園試行概念及技術,為智慧城市及可持續發展背後的技術開發,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測試平台。自計劃成立以來,許多產業夥伴和政府機構都與我們探索合作的機會。我們堅信,此計劃將有助把抽象的智能城市概念,轉化為可持續發展和智能的現實。」
科大一直致力於可持續發展,並於2016年6月制定首個「科大2020可持續發展挑戰」藍圖,為減少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和廢物量訂下一系列進取的績效目標。科大透過行動、政策及行為上的改變,已減少超過700多噸廢物,較2014年這基準年相比減少了近三分之一。科大亦積極節省用電,即使在鄭裕彤樓及李達三葉耀珍伉儷李本俊會議大樓兩所建築物相繼落成啟用後,亦沒有為校園增添任何耗電量。
有關「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計劃及獲選計劃項目的詳情,請瀏覽https://ssc.ust.hk/。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www.ust.hk)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其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臻達世界一流水準。科大校園國際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學科研究,培育具國際視野、創業精神及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科大的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4研究評審工作」獲得最多「世界領先」評級,亦於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18》中排行第一,而科大的畢業生在2018年度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調查排名第16位,位列大中華院校之首。